产品中心
AI概念引爆股价毛利率仍处个位数工业富联难甩“代工”标签
近日,工业富联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10.40亿元,同比增长4.82%,尽管实现了利润的略微增长,背后的原因却与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有关,这中间还包括降低研发费用和减少员工数。与此同时,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6.94%至4763.40亿元,其三大主营业务营收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基本的产品销量也大幅下降。
一直以来,工业富联都尽量与代工厂“避嫌”,尤其在消费电子需求市场疲软的背景下,更加积极进行业务转型,不过,2023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为8.06%,依旧徘徊在个位数水平,且业务经营方面过度依赖大客户,这似乎表明,即使在AI时代,工业富联依旧靠低毛利赚取辛苦钱,同时难摘掉代“工厂”的帽子,其转型之路可谓任重道远。
工业富联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工业富联营业总收入为4763.40亿元,同比下滑6.94%,年营业收入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4.82%,工业富联处于一个增利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据悉,工业富联的主营收入包括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三大部分,其中前两大业务收入合计占比高达99%,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支柱。不过该公司上述三大业务的收入在2023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云计算领域,尽管上游算力建设飞速飙升及下游AI需求迅速增加,但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的业绩与增长的市场需求背道而驰,2023年,工业富联的云计算营收为1943.08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8.54%,云计算业务占工业富联的总体营收之比也从41.51%下滑至40.79%。
具体看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云服务商产品占比快速提升,2023年占比近五成;AI服务器占云计算业务的收入比例已提高至约三成,在AI服务器领域,工业富联主要专注于上游的GPU模组、基板及后端AI服务器设计与系统集成等业务。
另外,在传统业务领域,2023年工业富联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的营收达2789.76亿元,同比下滑5.81%,在此之前的三年里,该业务收入都保持着稳步增长,虽然相比2022年同期,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0.55个百分点至9.8%,但是在2021年前该业务的毛利率均在10%以上。
同时,在产品营销售卖方面,2023年生产的网络设备销售量为1.96亿台,较上年减少了25.19%;销售电信设备266万台,较上年暴跌46.59%;销售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7.73亿件,较上年减少29.75%。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转型新业务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业务营收却同比下滑13.91%至16.46亿元。即便工业富联在财报中表示,其去年新增赋能3座世界级灯塔工厂,累计助力打造9座灯塔工厂,并强调自身布局工业互联网多年,但其规模仍比较小,而且就业绩方面,2023年工业互联网营收占比仅有0.35%,尚未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
此外,工业富联仍在通过开源节流来缓解盈利压力,在期间费用方面,工业富联2023年的研发费用为108.11亿元,较2022年减少了7.77亿元,而且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占据营业收入比例仅为2.27%;从员工构成情况看,工业富联2023年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191,521人,较2022年直接减少了7552人,其中技术人员较2022年减少了2499人。
尽管工业富联自诩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但通过2023年年报显而易见其仍未能摆脱低毛利的代工厂特色。
工业富联全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6日,其前身为福匠科技,2018年6月,头顶“超级独角兽”光环在上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为13.77元/股,从诞生到上市,工业富联也只不过花了三年的时间。
上市首日,工业富联股价高达44%的涨幅,但在连续三个涨停板后,股价便一路下跌,2018年10月8日,工业富联更是跌破发行价。
与此同时,工业富联转型动作频频,先后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工业云平台、专业云及专业人工智能的服务主架构,还确立了“高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但证券交易市场的表现并未好转,股价一直处在破发状态,2022年5月中旬,工业富联股价更是跌破10元/股,之后股价也一直徘徊在10元左右。
低迷的股市状态一直持续到2023年3月,得益于去年ChatGPT概念的火爆,工业富联乘上AI时代东风,股价接连上涨,仅仅一个月,股价成功逆袭翻倍。
由于AI应用热潮持续升温,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工业富联摇身一变成为ChatGPT概念股,全力抢抓AI机遇,在业务上也推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互联网”向“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延伸,并在算力能源、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加速投资布局。
公开信息显示,工业富联的AI服务器、HPC(高效运算系统)已经应用于火爆的ChatGPT且从2023年开始,工业富联就开发并量产英伟达的H100及H800等高性能AI服务器,公司云端游戏服务器也已于2022年3月起正式出货。
工业富联表示,公司在 AI 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上实现明显地增长。然而,在多家厂商相互竞争角逐的多极化市场下,工业富联也面临激烈竞争。。
从商业模式来看,服务器市场整体分为品牌服务器、白牌服务器两大类。一类是以戴尔、浪潮、联想等为代表自主设计产品的品牌服务器厂商;另外一类是以工业富联、纬创、神达等为代表的白牌服务器厂商,由于自助研发设计能力较弱,他们多数根据下游客户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代工,并将代工产品卖给客户。
虽然工业富联白牌服务器出货量位列全球前榜,但与品牌服务器商对比,它的毛利率过低,财报显示,2023年工业富联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仅为9.80%和5.08%,只有工业互联网业务毛利率较高,达到49.81%,但工业互联网收入占整体营收不到一成,尚未成为工业富联的第二增长曲线年,工业富联总毛利率一直徘徊在8%左右,然而,2015年—2017年,工业富联总毛利率尚且维持在10%左右。而品牌服务器商毛利率方面,以浪潮信息、联想为例,前者自2018年—2022年毛利率均在11%以上,后者自2018年—2022年毛利率均在14%以上,且近三年毛利率呈逐渐上升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白牌服务器厂商往往过度依赖大客户,工业富联深度绑定与微软、谷歌等云客户和戴尔等全球主要服务器品牌商,以及与上游算力巨头英伟达、AMD等供应商的合作,依靠源源不断的订单使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
财报显示,工业富联前五大客户销售额达到3117.14亿元,占年度销售额的65.33%,客户相对集中。如果主要客户的需求下降、主要客户的市场占有率降低或是竞争地位出现重大变动,或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工业富联将面临主要客户订单减少或流失等风险,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