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网页版官方入口
谈重庆广电加速 AIGC 布局接受《中国广播影视》专访
AI是今年广受关注的热点新技术之一,在传媒行业特别是视听行业,更是掀起了重重浪潮,一个个由AI生成的视频内容,让人们充分领略到AIGC的魅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技术革新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传媒机构纷纷布局AIGC。
最近,《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对重庆广电集团、北京广播电视台、湖南广电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几家AIGC先发台分别进行了独家专访,透析广电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及优势,现存困难及解决方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接受了《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的专访,下面是专访全文:
AI 技术迅猛发展,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媒体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更是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为了加快 AIGC 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应用开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广播电视台率先行动,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积极布局 AI 产业,抢占 AIGC 赛道。
为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全国一流新型传媒集团,致力于全国一流大视听新媒体和国内一流卫视建设,重庆广电集团积极前瞻性规划部署,全面启动“数字赋能、内容提质、平台焕新”工作。3月 19 日,成立重庆卫视 AIGC 应用工作室,推动基于AIGC 的沉浸式、交互式视音频内容生产的示范应用。本刊对话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探讨如何用科技赋能重庆广电高质量发展。
《中国广播影视》:请您介绍一下重庆卫视 AIGC应用技术工作室的成立背景、工作目标及规划。
:习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移动互联时代,如何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是主流媒体提升影响力、增强传播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答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中,特别注重“技术”与“内容”的深度互融。随着今年 OpenAI、SORA、Kimi 等 AI大模型与各类文本生成、文生视频工具的快速涌现,广电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上不断感受到来自前沿科技的冲击。如何抓住 AI 的机遇,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重庆广电在重庆卫视媒体平台开展了基于对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垂类应用的试水,于 3 月 19 日正式挂牌成立了 AIGC 应用工作室。
工作室将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技术和创新,一同推动基于 AIGC 的沉浸式、交互式视音频内容生产的示范应用,开展面向传媒文化类的 AIGC 内容生成范式探索,强化面向未来和前沿关键技术应用布局;以“艺术 + 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在节目制作、内容创作、传播推广、业务创新模式等方面做探索和尝试,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拓展媒体业务的新赛道,用科技赋能重庆卫视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卫视 AIGC 应用工作室的成立,是在重庆广电集团“1138”总体战略指引下布局生成式AI应用的系列行动之一。2024 年,重庆广电将同时在“技术、内容、产业”三个层面全面启动创新工程。3 月 23 日,以创新科技为引领的“第 1 眼新闻打造全国一流大视听新媒体”真正开始启动,不仅确立了自身基于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新闻传播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还携手华为、腾讯等科技公司,有序推进AI 数字人系统、AIGC 视频智能剪辑系统、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一批数字研发技术应用。作为重庆广电集团的新媒体核心品牌,第 1 眼新闻锚定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鲜明辨识度、国内一流大视听新媒体”,加快数字赋能、内容提质、平台焕新工作,已发展成为重庆“移动视频传播旗舰”。
此次重庆广电第 1 眼的技术提升战略中,重头戏之一就是与华为共建鸿蒙生态花园计划。双方将共同探索更多的基于AI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研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打造全新的智能生态体验。重庆广电与华为的紧密协作由来已久,而此次系列新技术上线、多项新战略启动,标志着第 1 眼在媒体深层次地融合新阶段迎来又一次跃升。
而与腾讯的合作也并非首次。此前,在整合数字人与大模型应用上,双方利用重庆广电主持人资源合力打造了多款数字人形象,重庆新闻联播主持人刘泯尧的数字分身刘小尧已亮相荧屏。在人工智能技术大发展的当下,第 1 眼新闻也将抓住这一风口机遇,在 AIGC、大模型等方面与腾讯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合作。
不仅对外寻求技术合作,拓展应用场景,重庆广电对内也不断的夯实自身技术基底,打通技术壁垒。比如,我们把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最强、最有行业竞争力、拥有最多优秀技术人才的重庆广电数字技术公司整体并入第 1 眼新闻,成为第 1 眼新闻媒体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的完成“内容 + 科技”的深层次地融合,从而使得第 1 眼新闻不仅是一家媒体机构,也是一家科技公司。
《中国广播影视》:目前重庆广电利用 AIGC 技术实现了在哪些项目上的应用?
:今年以来,重庆广电不断推进文化传媒领域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视听垂类模型的研发应用,在新闻宣传、内容创作、产业拓展等方面已得到充分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第 1 眼新闻《言之有物》栏目备受代表委员和广大观众赞誉,首期节目即登上抖音和快手全国热榜。它的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用 AR/MR视觉呈现,辅以 AI 编辑手法,强化受众视听感受,从“虚拟”穿越到现实。事实上,《言之有物》并不是第 1眼新闻技术赋能的唯一案例。通过AI、XR、VR、虚幻引擎三维渲染等技术,我们推出《两会面对面》《AI主播看两会》《AI 绘出新重庆》等报道,与四川观察联合推出的国漫动画《川渝侠影录》创意满满,获得中宣部肯定。
重庆卫视普遍的应用数字技术,精心烹制出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以全新视角和数智化美学在全网实现了高质量的融合传播。以今年川渝春晚为例,创作团队利用微缩景观合成、CG 流体解算、裸眼 3D、AI 特效合成等数字技术,对大足石刻、川渝熊猫、铜梁水龙等特色文旅资源进行了创意呈现。新媒体系列报道中的“解锁川渝文物新玩法”就运用了 AI 语音和动漫技术将文物进行了拟人化,为川渝文物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表情包,发布后受到快手和抖音用户的喜爱。重庆卫视推出“AI 看新重庆”,借助 AIGC 技术,每天为朋友们呈现一个既熟悉又梦幻的重庆。
在刚结束的 2024 重庆马拉松直播中,由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团队自主开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马拉松智慧转播管理系统”初试身手就大获好评。全新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能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上万名运动员、上百万条数据,优化转播资源的配置,为转播团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以 AI 形式呈现的“赛道坡度画像”第一次出现在国内的马拉松转播中,“数据运算 + 实时画面”绘制全赛道的全景图让参赛者的运动轨迹看起来更“丝滑”。同时,数据模型还具有自我学习功能,每经过一次“比赛”,它也会同样“进步”,不断的提高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的数智化领先程度。
《中国广播影视》:未来重庆广电会怎样应用AIGC 技术加持,实现技术与内容的互融?
:面向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现实与未来,重庆广电不仅要具备对前沿科技更强的嗅觉和敏感,不断探索 AIGC 等创新科技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更要在技术上从“为我所用”的跟跑,转向“自主创新”的领跑。
2024 年,第 1 眼新闻将全面引入基于 AI、大数据、云计算为底座的新媒体智能生产应用场景。与腾讯云深度合作,落地第 1 眼新闻小程序,构筑起成长型“数字生态圈”;携手华为、艾迪普等科技型企业,投用 AIGC智能成稿系统,实现同一事件海量稿件快速生产、发布,全面引入 AI、XR、VR、虚幻引擎三维渲染等技术,丰富场景转化效果,强化受众视听感受 ;充分利于重庆广电主持人资源,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主播数字分身,实现“现实 + 虚拟”相结合的全新主持模式 ;加快以重庆广电“两江云”融合媒体云平台为基础的市级新闻管理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一批数字研发技术应用,推动第 1 眼新闻成为数智媒体领跑者。
2024 年重庆广电第 1 眼新闻将在重大主题报道和《重庆第 1 眼》《第 1 观察》《重庆专访》等重点栏目中不断拓宽 AIGC 等创新科技的场景运用,积极探索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新闻传播服务的规律和方式,不断的提高内容生产和传播效能,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国际传播力,创新发展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而在《迎新春无人机灯光秀》《主持人看新重庆》《谢谢你来了》《诗行长江》等全媒体品牌活动、节目中,积极融入 AI 音乐、AI 视频、AI 动画等技术方法,通过重庆广电“智造”,让传统艺术得以“新生”,让视觉效果变得“新鲜”,让舞台艺术焕发“新机”。全新起航的2024《鸟瞰新重庆》将由新成立的重庆广电 8K 工作室采用 8K 超高清技术进行拍摄,以“8K+AI”的技术呈现形式,全景呈现新重庆大美山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献礼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
2024 年重庆广电将面向与跨模态大模型应用,实施智能媒资系统改造。AI 解决能力实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字幕识别、智能审核、新闻智能标签、影视剧智能标签、综艺娱乐节目智能标签等复合智能能力 ;跨模态解决能力实现文本语义检索、理解生成、意图判别、文稿生成、素材推荐、文字改扩写、文章智能分类、AI 绘图等,最终实现多维度的媒体价值管理体系。我们还将实施 XR 新闻演播室及 XR 虚拟演播室的改造,将大范围的应用于新闻跨屏访谈、主题新闻创意演播、政企融媒创新发布、主题元宇宙、沉浸式展厅等业务应用场景,实现 AI 和现实场景的自由转换、实时互动。
《中国广播影视》:随着 AIGC 技术应用扩面,未来重庆广电对外合作的思路是什么?
:随着 AIGC 技术应用不断扩面,其将大幅度的提升 OGC、PGC 和 UGC 的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不久前,重庆广电已两次邀请重庆部分互联网优秀品质的内容生产者和微短剧、网络剧生产公司进行座谈,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双方将在 AIGC 等前沿技术应用层面合作发力,在短视频制作、网络剧生产等方面,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增添新的增长点、新动能。为了加速 AIGC 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重庆广电今年还将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头部企业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基于 AIGC 技术的媒体垂类大模型研发和媒体领域应用场景、平台研究,培训员工对 AIGC 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科学技术创新、内容生产、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强合作,获取更多的技术上的支持和创新资源 ;在重大主题宣传、重点融合项目、重要拳头产品等事业产业方面,一同搭建完善的 AI 生态体系,一同推动AIGC 在广电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广电事业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培育传媒发展新质生产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大模型、生成式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刚刚起步,在均等的机会面前,只有躬身入局,决不纸上谈兵,才能迎风起舞。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将从始至终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内容为本,坚持传播为要,通过技术赋能,以 AIGC 智能生产和大模型等数字化场景应用作为驱动力,打造移动互联条件下更多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